#国庆假期开启,不少人带着行李奔赴景区、酒店、异地亲友家,但热闹出行的背后,“银行卡莫名少钱”“收到假红包链接”“租车押金要不回” 等金融风险也在 “伺机而动”。此前就有游客在景区用 POS 机付门票后,银行卡 2 小时内被盗刷 3 笔共 8000 元,还有人误点 “亲友借款红包” 链接,银行卡信息被窃取 —— 这些看似偶然的问题,其实都能通过提前防范规避。
结合国庆出行场景,#乐丰融媒管家 梳理了 5 个必须注意的金融安全细节,附盗刷、诈骗应急方案,同时提醒:若出行中需#临时周转,务必守住合规借贷底线,避免节后征信受影响。
1. 景区 / 商圈:警惕 “改装 POS 机”,刷卡时多盯 3 秒
在景区售票处、小吃摊、特产店刷卡付款时,是银行卡盗刷的高发场景。不法分子会将普通 POS 机改装成 “侧录设备”,在你刷卡时偷偷复制卡号、密码,后续伪造银行卡盗刷,或通过 “小额免密” 直接扣款。
避坑细节:
• 刷卡前看 POS 机是否有 “额外装置”(如突出的卡槽、不明贴纸),若机器外观破损、按键异常,果断换现金或手机支付;
• 输入密码时用手遮挡键盘,避免被周围人或隐藏摄像头偷拍;
• 刷完卡后确认小票金额与实际消费一致,再签字(防止被篡改金额)。
2. 酒店 / 民宿:别连 “免费 WiFi”,小心 “隔空盗刷”
不少人到酒店后会第一时间连 “免费 WiFi”,但部分非官方 WiFi 是不法分子搭建的 “钓鱼网络”,一旦连接,手机里的银行卡信息、支付密码可能被实时窃取,甚至被远程操控发起转账。
• 仅连酒店前台告知的 “官方 WiFi”(可让工作人员帮忙确认名称),避免连 “XX 酒店免费 WiFi”“游客专用网络” 等无密码、名称模糊的网络;
• 在酒店用手机支付时,若信号差,优先用 “手机流量”,而非陌生 WiFi;
• 睡前关闭手机 “自动连接 WiFi” 功能,避免凌晨自动连入钓鱼网络。
3. 租车 / 打车:“押金套路” 多,合同要写清 3 点
国庆租车自驾需求大,部分租车公司会以 “车辆定损”“违章押金” 为由,扣下数百至数千元押金,后续以 “内饰磨损”“清洁费” 等理由拒绝退还,甚至要求额外付费。
避坑细节:
• 签合同前,要求工作人员 “逐项标注可扣押金的情形”(如划痕超 3 厘米、轮胎鼓包等),并拍照留存车辆初始状态(内饰、轮胎、车身);
• 明确押金退还时间(如 “还车后 7 个工作日内无违章即退”),拒绝 “模糊表述”(如 “审核后退还”);
• 选择正规平台租车(如高德、携程合作的租车商),避免路边 “私人租车点”,这类商家多无合规资质,维权难度大。
若遇押金被扣,可凭 “合同、车辆初始照片、沟通记录”,向当地交通运输局(电话 12328)或市场监管局(12315)投诉,合规租车公司需在 15 日内给出处理结果。
发表回复